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楊清雄/專題報導】

在密閉空間內,氧氣不足、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時候,對人會有什麼影響?「打哈欠、想睡覺、反應變慢,都是主要的症狀。」醫師指出,如果二氧化碳濃度高到一定程度,可能還發生頭痛、悶熱,不可不慎!

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魏國珍表示,在密閉空間裡,如果氧氣不夠的話,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相對就會變高,這時,身體會以打哈欠的方式,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,同時透過「深呼吸」,希望增加血氧濃度。

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勝堅也指出,由於氧氣不足,人腦的反應自然會跟著遲緩,甚至會有打瞌睡的情形;魏國珍說,如果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無法改善時,可能會出現頭痛、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問題。

據了解,在密閉空間裡,一旦二氧化碳濃度超過800ppm,就會讓人覺得不適,若再攀高到1000ppm,就會出現頭痛、頭昏、悶熱,或者疲倦、想睡覺等症狀。

不過,如果把溫度降低的話,可能就不易發生「悶熱」的問題,連帶會使人的警覺性下降,這或許可以解釋,何以不開空調,人們若待在密閉車廂內睡覺,會覺得悶熱而醒來;反之,卻容易繼續沈睡下去。

醫師認為,小汽車的車廂內,雖然「含氧量」足夠乘客、駕駛長時間所需,但各種行車狀況不一而足;為了避免發生上述症狀,最好趁車子在空曠、空氣良好的場所時,適時搖下車窗,引入車外的新鮮空氣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from..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060721/15/3dj5a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h4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